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企业的老板都在为新的一年布局而忙碌。根据电动车商情所掌握的信息显示,今年的电动车整车企业依然格外重视销量,与去年相比把销售目标调高了一二成;同样,零部件企业老板对销售人员下死命令,确保跟上整车企业的配套,不掉单,努力开拓新市场。电动车老板们这番表态其实有依据,因为2016年整个电动车行业的产销量没有出现大的跌落,一些规模大企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产销量业绩。
为此,许多电动车企业的老板对销售老总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尽管老板们下达的产销量指标过高或有些“离谱”,但企业必须这么做。在与日俱增的市场压力之下,企业必须要往前冲,否则死路一条。因此,增加产销量卖出好价格成为整个电动车整车和所有零部件企业不二的选项。
但是电动车市场容量已经趋于饱和,加上宏观经济下行,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急剧。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市场销量,把竞争对手干倒。因此市场竞争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想做到双赢非常难,除非企业开辟新的蓝海市场。那就是,让更多的国人也来消费电动车、让更多的老外采购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这要求企业所做的产品必须要与众不同,使得别人不会制造的电动车,只有你才能;别人会做的,你能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
然而这些年来在铅酸电池电动车产品中,产品同质化倾向仍然没有取得重大的改观,所有的零部件几乎都一样,唯独区别有品牌;所有的零部件几乎都没有核心知识产权,你生产我生产大家都一样。大企业在做大的同时,把零部件做到了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但也存在着产品缺乏个性化,产品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大企业所谓开发的新品,名称非常好听,但扒开产品一看,几乎与其他的企业没有多大的区别,企业核心技术的“含金量”名不副实。
电动车发展已经没有空间。这是业内不少人士给出的结论,他们认为从技术上寻求突破已经不可能。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例如,截止到目前,电动两轮三轮和四轮车约95%以上采用铅酸电池。如果动力电池还是停留在采用铅酸电池的层面,那么,电动车无法摆脱“低档”与“笨重”的束缚,铅酸电池所存在的致命缺陷是:比能量低、自重量太重、体积大、大功率放电能力欠佳;目前,电动车绝大部分采用的是低速电机,自重量偏重、效能偏低、爬坡能力偏弱;部分电动车厂家采用的电控系统解决方案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一旦漏电,极容易对驾驶者产生伤害;夏天,电动车在高温状态下行驶,经常会发现轮胎爆裂之后,给驾驶员带来危险......
上述提到的新产品,目前电动车行业中都有,譬如:扭矩大、爬坡能力强、耗能省、重量轻、寿命长、维修方便的电机,有科研单位已经开发出来,但制造成本太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维修较难,而满足市场要求的真正符合电动车需要的电机,整车企业难以接受;譬如:能量密度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的电池,但是价格相对较高、耐用性不如铅酸电池,不适合频繁的大电流充放电、更不适合持续性地载重。在整车企业眼里,所谓的产品质量,更多的是讲究外观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出问题,至于性能上的突破,需要耗费大量的技术投入。
现在,各个电动车整车企业仍然追求的是外观上的漂亮,而在电动车各个关键的零部件在技术的提高上进步较慢,大家都知道电动车产业发展的“痛”点所在,但要将“痛点”转化为机遇并不容易,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
技术创新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大家都知道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对技术成功与否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成功,那么企业可以成果丰硕,创新就成为了“馅饼”;相反,技术创新可能是陷阱,企业进行大量的投入,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成果,造成了企业因创新而被陷入资金和经营上的被动。按理说,企业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一般而言,占到销售收入的3%左右),用于科研技术的投入,但是,电动车企业里用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从总体上而言,销售收入的0.3%都不到。这个数字对于规模大企业是这样,而中小企业根本不会拿出哪怕一分钱用于科研上的投入。
整个社会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可以这么说,把电动车每一个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拿出来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制造零部件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几乎是凤毛麟角,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相互抄袭、模仿,导致找不到真正的原创;或者说,真正拥有原创的企业,一旦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就会很快被人仿冒,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研发的成果就会轻易地被人夺走。如果对仿冒者打官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搞得原告筋疲力竭,但未必能将被告告倒。
行业内的部分企业不尊重别人的科技成果。据电动车商情了解,在我们的电动车行业,确实有不少的科研成果可以用于电动车制造上。可以这么说,电动车一旦采用这些成果,可以大大提高整车的性能与改善产品的质量。在明明知知晓产品价值的情况之下,整车企业并不是采取支持、扶持的态度进行合作,而是以种种刁难的形式,如:故意延长付款,或者在付款过充中“恶狠狠”地砍价,让研发者倍感推广新产品的艰难与不易。
因此,电动车虽然是普通大众的使用工具,但仅把产品消费对象锁定在“普通大众”上,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利润就会变得很艰难。因为企业把更多的精力与重点放在了的产销量上,而不是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做的更加的完美上。找到电动车产品发展的“痛点”,才能迎头赶上,让我们制造的电动车产品质量和性能更好!
中国的电动车要想进一步扩大产销量,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卖给发达国家里的富人,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技术研发与科研的投入,否者我们生产的产品只能在国内进行价格战。